日前,在CCF未來計算機峰會大會“后疫情時代的在線教育:應然與必然”論壇上,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周傲英,美國伊利諾伊大學(UIC)計算機科學杰出教授劉兵,電子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核心課程首席教授廖勇,CCF常務理事、微軟亞洲研究學術合作總監馬歆,華為云技術平臺領域副總裁汪盛等相關人士圍繞技術對在線教育的影響、激發學生在線學習的內生動力、企業對教育發展的推動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原點:用計算機改變教育,先要改變計算機教育
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 周傲英
周傲英表示,在線教育不是將線下教育照搬到線上,以現有的技術去強化它,而是要回到原點,思考教育該做什么,需要以怎樣的技術來發展教育,讓教育做得更好。
草莓视频app下载污 他認為,要用計算機來改變教育,首先要改變計算機教育。可以搭建一個平臺,讓不同年級的學生都可以在平臺之上學習,使老師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更有選擇性,真正做到有教無類、寓教于樂。這一點可以首先在計算機專業實現。
周傲英指出,所有的技術都應該為教育服務,是“潤物無聲、春風化雨”的,而非入侵式的。又因為教育是上一代人為下一代人設計的模板,所以它注定是落后的。為此,教育人要放下身段,非常謙卑地對待學生、對待教育,真正實踐教學相長。
CCF常務理事、微軟亞洲研究學術合作總監 馬歆
馬歆同樣認為,理想的在線教育是不給師生增加負擔,也不是簡單地將線下內容搬到線上,而是利用未來理想的工具把教育內容更好地傳遞給學習者,讓各個年齡段的學習者都可以通過在線教育隨時隨地便利地獲取知識。她表示,計算機教育者既懂教育又懂技術,可以從工具、平臺等方面為其他領域的教育者提供更多服務,也可以對培養人才的模式進行探討和思考,還應該有超出計算機教育的視野,不局限于計算機專業,讓更多其他專業的學習者掌握和運用計算機技術與工具。
開放:開源教育是文化,更是國家戰略
周傲英認為,教育必須要開放,即要做開源教育,開源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國家戰略,國家也是因為開放才取得了現在的發展,要先開放再改革。他指出,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時候,事情還沒做就在考慮怎么限制,比如數據的隱私保護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數據,數據應用也沒做,在初始還沒做起來的階段就談立法、談限制,就像小貓咬自己尾巴轉圈玩,沒有意義,所以還是要以開放的觀點來做教育。
草莓视频app下载污 周傲英進一步指出,開放的環境下會形成競爭,競爭就會有激勵機制。將開源納入到教育之后,可以更好、更全面地評價一個學生,而不再單純依靠考試。他認為,在對學生進行考核的時候,不應過分注重考試成績,而要多方位評價。
馬歆草莓视频app下载污表示,其實在線教育早已面世,且在疫情前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它一直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默默影響著大家的學習,只是當時教育界沒有很好地擁抱它。她認為,理想的在線教育一定會推動形成終身教育的理念,培養終身教育的習慣。而終身教育離不開開源教育,為此她呼吁教育者們更多關注并參與開源社區教育。她指出,目前,學生對于開源社區的認知還非常有限,其實開源社區可以讓學生學到很多課堂上、書本里學不到的知識。在開源社區里,學習者可以通過參加項目、閱讀資料,主動學習到更多知識,且學習效果非常好。
興趣:激發學生好奇心,等于為其安裝馬達
電子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核心課程首席教授 廖勇
廖勇草莓视频app下载污指出,未來的學科交叉,需要打破單門課程之間的界限,而一個完整的項目,也會涉及到軟件、硬件、底層等多個方面。然而,很多學生在一門課程考試結束后,往往會忘記相關知識,且很難將各個課程之間的內容串聯起來。在此背景下,逼著學生去做項目,學生會覺得很枯燥,也很容易半途而廢。
為此,廖勇認為,項目設計首先要好玩,要喚起學生的好奇心,而且能夠運用到學生各個階段所學習到的知識。如果學生覺得好玩又能學到東西,就相當于給他安裝了一個馬達,激發了學生的內生學習動力。項目的核心部分一定要觸及本專業最本質的內容,如果最核心的點不能讓學生吃透,將很難喚起他的好奇心。
另外,廖勇表示,要以學生為中心。老師在與學生交流時,要掌握學生當前的學習水平和認知規律,使用學生的語言與之交流。在項目設計和項目操作過程中,要讓學生覺得以自己70%的知識積累能夠完成,然后逐漸加碼。
大會Panel環節東莞現場,從左至右:錢衛寧、汪盛、廖勇、周傲英
汪盛草莓视频app下载污指出,線上教育對于單純地傳輸概念和理論的效果有限,還是要想方設法培養、建立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他認為,未來理想的在線教育是通過虛擬技術、云端技術或云上實驗室等技術和工具,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吸收知識,使其可以直接、迅速地產生收獲感和成就感。
馬歆表示,還是要讓學生覺得很有意思、很好玩,帶著問題去學習。微軟亞洲研究院有兩個項目(“空間+時間”和“領學計劃”)都是抱著這個初衷,希望學習者能夠主動學習,而在學習者想學時也可以有合適的方式、渠道和課程提供給他們。
周傲英指出,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教育是點燃火炬”。他相信,堅持以生為本的基本理念,在技術的支持下,在線教育一定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
跨界:教育界擁抱企業,共同推動教育發展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喬布斯之問:為什么IT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卻唯獨對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對此,周傲英表示,要破解喬布斯之問,就不能指望用在其他行業發展出來的技術來改變教育,而是要在教育實踐中發展出新的技術,要做教育科技的研發,以此推動教育發展。他進一步指出,單單依靠教育人來改變教育基本不可能,需要依靠外界的力量來實現,要由企業的深度參與,要利用所謂的“倒逼”和“跨界”機制。因為教育是上層建筑,是意識形態,需要教育人去擁抱外界,才能有效借助外力。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UIC)計算機科學杰出教授 劉兵
未來的線上教育如何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劉兵草莓视频app下载污認為,計算機產業將會出現很多大公司,并形成一個大市場,在公司之間的競爭之下,出現“全球技能”。另外,未來也會有幾家大公司,如阿里、騰訊等投身教育,共同推動教育發展。他建議,計算機領域的從業者要想得遠一點,有一個宏偉的目標,并一步步實現它,而不要老是跟著別人走。
馬歆草莓视频app下载污表示,未來的技術、工具會快速發展提升,幾大互聯網公司也會參與到教育中來,只要教育界敞開懷抱去擁抱這些改變,理想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汪盛草莓视频app下载污指出,教育界需要和產業界進行對接。教育不僅僅屬于課堂,它是整個社會的共同事業,最終目的是為產業界、為社會、為整個國家培養人才。未來的教育肯定是一個產、教、學相互融合的過程,而且相互滲透會越來越強,邊界也會越來越模糊。因此,理想的在線教育是實現教育、社會和產業的相互協同。
關于企業在未來的在線教育中將承擔什么角色,汪盛表示,過去的在線教育使用了很多國外的技術,但隨著我國國力逐漸增強,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國內產品和品牌涌現,如華為、騰訊、阿里等國內的大公司都在積極拓展教育領域各方面的技術和方法,但這些產品只有被廣泛使用時,才能在教育教學領域產生價值。所以,他希望國內教育者和學習者能夠更多地關注這些企業的科研項目和產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擁抱這些技術產品,更快、更好地提高在線教學的質量。
本文根據CCF未來計算機峰會大會“后疫情時代的在線教育:應然與必然”論壇的報告整理,整理:樸藝娜、鄭藝龍
投稿、轉載或合作,請聯系:eduinfo@cernet.com
相關內容:
>>聚焦后疫情時代的在線教育:2020CCF FCES線上線下融合舉行
>>在線教育實踐派:重新定義什么叫“上了一門課”
>>武永衛:在線教育下一步需要聚焦交互問題的解決
>>在線教育,計算機技術可以解決的六個問題
特別聲明: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